文章專區 ARTICLE AREA
更多分類 食物、飲料放冷氣房不易壞? 毒物科醫忠告:「?小時內」沒吃完食物中毒機率激增
瀏覽人次:4445 返回列表
先前高雄市驚傳多人食物中毒,有44人因曾經食用過名店的刨冰,因腸胃不適送醫。其中有幼童血便、腎衰竭進加護病房,甚至有孕婦也有腹瀉症狀。
沙門氏桿菌毒性強 抵抗力差恐致命
毒物科醫師顏宗海表示,沙門氏桿菌毒性相當強,食物、飲料或冰的佐料,都有可能被沙門氏桿菌汙染。一般人吃到沙門氏桿菌污染的食物,多數出現急性腸胃炎,症狀以噁心、嘔吐、腹瀉,甚至血便、發燒
都有可能。而對抵抗力差的人可能演變為敗血症,有生命危險。
食物保存不當危機大 這樣做以防萬一
過去傳出食物中毒案例多是因為生肉與生蛋,冰品雖不多見,但是仍有可能。而夏季向來容易發生食物中毒,若食物保存不當就有可能引發。科學的危險溫度為攝氏7到60度,多數微生物都在這溫度內孳生。「上班族在中午買了食物與飲料,在室內正是危險溫度,因此希望大家記得在1小時內吃完,飲料喝不完就冷藏保存;熱食就需要徹底加熱。」同時應該避免生食。
另方面在廚房部分,餐廳的廚房需維持清潔,廚具應該生食、熟食分開處理,時才需加熱攝氏70度以上,或是冷藏保存。
(常春月刊/編輯部整理、文章授權提供/NOW健康)
延伸閱讀:
·非有異味才是變質!吃生菜沙拉搭「沙拉醬」恐藏食物中毒陷阱 冒3症狀快就醫
·烹調「10個NG習慣」恐害食物中毒! 在廚房檯面解凍或醃製食物也是地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