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專區 ARTICLE AREA
更多分類 壞掉的的蛋,大多是人為造成的
瀏覽人次:36070 返回列表
.jpg)
【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424期】
一般市售的雞蛋都是未受精蛋,並非種雞場所生產的種蛋,不應該會有死胚蛋或是有看到血管的臭雞蛋存在。至於黏殼蛋、臭雞蛋、散黃蛋、發霉蛋等,發生的原因多是由於購買之後,因為不當儲存或儲存時間過久,造成蛋品已變質發臭、發霉,而不能食用。
市售的洗選蛋在洗選製程中,已透過人工或機械將有裂痕的蛋剔除,因此,購買生鮮雞蛋中,若發生有裂痕,應為運輸過程經外力或搬運所造成的。裂殼蛋因蛋殼外表黏膜或蛋殼膜破損,容易遭微生物污染,其衛生品質堪慮。國內外曾經發生過沙門氏菌引起的雞蛋食物中毒事件,多半不是雞蛋本身所引起的,而是飼養管理或加工保存不當所引發,因此,單純由蛋殼斑點來判定是否感染並不可行。
如何保存雞蛋? 台灣氣候高溫潮濕,建議民眾購買生鮮雞蛋之後,最好置放於冰箱冷藏,以維持蛋品的鮮度,並於保存期限之內食用完畢,另外,也請勿生食雞蛋。 |
加入常春月刊LINE@好友,即享更多健康資訊!
延伸閱讀:
1天1顆蛋防中風
吃蛋白質為何傷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