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春月刊--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--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

女嬰沒接觸火源,皮膚卻像燙傷,兒科醫師曝:葡萄球菌惹得禍
字體
瀏覽人次:5039 返回列表

快過1歲生日的萱萱過去生長評估正常,父母也總按時帶她接種預防針,因此除了一點點異位性皮膚炎的體質外,既活潑又健康。日前,她因全身紅疹、高燒40度被帶到急診室,抽血發現白血球、發炎指數明顯上升,且關節處、眼睛、鼻梁處都發紅脫屑、甚至脫皮,診斷為「葡萄球菌燙傷樣皮膚症候群」。

 

住院的第二天開始,萱萱的皮膚皺摺處出現許多水泡,部分裂開滲出大量組織液,背部跟臉部的脫皮也更明顯,結痂出現裂痕,使她疼痛哭鬧;醫療團隊會診兒科醫師,並將兒科團隊與皮膚科、傷口護理師組成傷口照護小組悉心治療,用兩個禮拜的時間,讓她恢復原有的肌膚狀態。

 

葡萄球菌燙傷樣皮膚症候群相當少見

「葡萄球菌燙傷樣皮膚症候群」並不常見,美國統計指出,此疾病在兩歲以下嬰幼兒的發生率為百萬分之四十五,死亡率則約百分之零點三。台北慈濟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吳秉昇說明,金黃色葡萄球菌廣泛存在於人體皮膚、鼻腔黏膜內,但不一定會有皮膚症狀,一旦感染,則以毛囊炎、膿皰、蜂窩性組織炎較為常見。

 

會造成葡萄球菌燙傷樣皮膚症候群是因為該細菌感染後,釋放出脫皮毒素,毒素隨著血液循環流到身體各部位,引起表皮脫落。但由於看不出造成感染的傷口在哪裡,往往要到孩子身上出現紅疹,發燒時才會被發現。

 

症狀以皮膚皺摺處最常見

吳秉昇指出,皮膚以皺摺處如眼睛周圍、鼻梁、腋下、胯下等最常見出現症狀。吳秉昇醫師指出,葡萄球菌燙傷樣皮膚症候群的病程不會因為用了抗生素就立即停止,會從紅斑、脫屑、水泡、脫皮、滲出組織液到皮膚乾裂持續演進,嚴重者則會因為組織液流失而導致電解質不平衡、脫水。

要是孩子因疼痛不堪伸手抓搔,則會致使傷口破皮,二次感染,不得不謹慎。為此,醫療團隊在萱萱的住院期間,除了每天抽血觀察發炎情況、以新的抑菌抗生素治療、每天換藥外,也在無菌被單下鋪墊水枕、關節處貼上厚砂布,在新皮長出時使用有舒緩作用的蘆薈膠,減緩小病人的不適以及環境對皮膚的刺激。兩個禮拜後,新皮完全長出,萱萱在不留疤痕的情況下康復出院。

 

藥膏和抗生素治療即可痊癒

吳秉昇進一步說明,一般燙傷會傷到真皮或皮下組織,留下大片傷疤,但金黃色葡萄球菌釋放的脫皮毒素只會影響表皮,所以,小朋友可以復原到生病前的軟嫩肌膚。一般來說,罹患這個疾病,乾裂脫皮的皮膚範圍並不大,以藥膏和抗生素治療即可痊癒,嚴重如萱萱般的個案實屬少見,他提醒父母,葡萄球菌燙傷樣皮膚症候群在目前無確切避免的方式,若孩子的皮膚出現不明原因的紅疹、脫皮,務必帶往就醫,並配合醫師治療。

延伸閱讀:
全台近30萬人罹患!異位性皮膚炎會遺傳?癢就抓? 醫曝「1動作」=提油救火
異位性皮膚如何泡澡? 醫公開洗澡時「防癢SOP」及乳液選擇

 

加入常春月刊LINE@好友,即享更多健康資訊!

返回列表
活動看板 ACTIVITY

本期雜誌促銷

常春月刊二年24期,優惠價3,600元

我要訂閱

我要訂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