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春月刊--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--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

拔牙後找不到牙齒,最後竟然出現在這個地方
字體
發佈日期:2021/10/04
瀏覽人次:4604 返回列表

11歲的洪小弟正處換牙期,他的臼齒鬆動,家人試著以傳統的綁線方式為孩子拔牙,但他因為害怕而掙扎,最後拔下的牙齒不見了,家人以為牙齒被他吞下肚子裡,會在如廁時排出,可是洪小弟慢慢出現咳嗽症狀且遲遲沒有緩解。透過X光攝影發現牙齒竟然掉在左側支氣管內,還好透過小兒支氣管鏡將牙齒夾出,免除了發炎感染的危險。

 

空氣和食物都會經過咽喉

臺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主任謝旻孝表示,並不是所有從嘴巴裡不見的東西都會跑到肚子裡。空氣和食物都會經過咽喉,咽喉處有個名為「會厭軟骨」的組織,呼吸、講話時會開啟,讓氣流進入氣管;吞嚥時會厭軟骨則會關閉,讓食物順利進入食道。

 

所以如果邊吃東西邊講話,就可能因食物掉到氣管而嗆到。除了食物外,異物不慎掉入氣管的情況亦時而有之,常見異物如:硬幣、鈕扣、小電池、花生米、粉圓等,掉入氣管的原因以口欲期的孩子誤食最常見,而洪小弟在牙齒脫落時掙扎說話,恐怕就是造成這次意外的主因。

 

未及時處理恐致反覆發炎、息肉增生

謝旻孝指出,異物掉到氣管、支氣管都會很不舒服,常見症狀像咳嗽、呼吸有異音和血痰。若未及時處理恐致反覆發炎,甚至息肉增生。」民眾到醫院求診,醫師會以X光判斷胸腔情況,但花生米、粉圓等食物非鐵製品,X光無法清楚顯像,這時,醫師就會進一步以支氣管鏡確認並取出。

以洪小弟為例,確認牙齒位置後,為順利取出,醫療團隊用全身麻醉、插管的方式,先在手術室將病人擺位成側躺,再拍背讓支氣管內的牙齒鬆動,之後,將小兒支氣管鏡和胸腔鏡夾子伸入左邊支氣管把牙齒夾出。最後,醫師再檢查一次氣管,確認沒有異狀,病人清醒、觀察無不適即可出院。

 

別輕忽咳嗽這個警訊

除了提醒家中有正處於口欲期孩子的家長要多注意孩子周遭的物品,避免誤食外,謝旻孝叮囑民眾,氣管是有彈性的肌肉組織,異物在裡面上上下下時,有時會隨著咳嗽咳出來,但若是尖銳物品就很有可能刺傷黏膜,所以不要輕忽咳嗽這個警訊,若原本沒症狀的人突然出現咳嗽或呼吸有異音,要有警覺盡快就醫。

延伸閱讀:
服用抗凝血劑,拔牙該停藥嗎? 牙醫警告「潛藏風險」:這些情況應報備

單次拔牙幾顆以內算正常? 專業牙醫師給答案了

 

加入常春月刊LINE@好友,即享更多健康資訊!

返回列表
活動看板 ACTIVITY

本期雜誌促銷

常春月刊一年12期,優惠價1,800元

我要訂閱

我要訂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