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春月刊--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--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

微解封後如何減少「疫情恐慌」? 教你7條心理防疫守則
字體
發佈日期:2021/08/09
瀏覽人次:4308 返回列表

 

疫情重創許多家庭經濟,也讓不少成功戒酒的民眾又開始「追酒」,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治醫師張祜銘提醒,酒癮再犯時,務必積極就醫,而家人應該給予支持,切勿潑冷水。

 


40多歲陳先生曾是酒癮患者,每天喝酒、發酒瘋,要是沒喝,整個人就不對勁,手腳發抖、脾氣暴躁,在妻子鼓勵下,2年多前順利戒酒,不料,最近2個月,受疫情影響失業在家,沒有收入也很少出門,又偷偷喝起酒來。


張祜銘指出,國外發現,疫情嚴峻之際,雖然戶外活動受限,酒吧關門,但許多國家發現大多數習慣者飲酒量比原本還要多,美國、英國、德國等國酒品銷售量不減反增。

 

宅在家裡 身心壓力沉重


張祜銘說,最近門診發現,失眠、憂鬱、酒癮等患者明顯增加,原因在於宅在家裡,經濟受到影響,身心壓力沉重,且因不能至戶外運動,生活作息大亂,以致症狀惡化。


以陳先生為例,2年多前成功戒酒,工作生活均步上軌道,但從5月起,公司開始放無薪假,幾乎沒了收入,意志消沉 ,又無法至附近國小操場跑步,又開始喝酒。

 

減少恐慌 7大秘訣


張祜銘表示,大量喝酒可能會抑制免疫系統對抗病毒的能力,且抑制打疫苗產生的免疫力。此外,酗酒還可能引發肝臟、腸胃及心血管等器官病變。在疫情下,如何減少恐慌,維持正常生活?張祜銘提出7大秘訣:


1.規律作息:固定的躺床及起床時間,避免睡眠紊亂而依賴酒精。


2.適量飲食:固定的吃飯時間,選擇健康飲食,避免空腹飲酒造成更大傷害。


3.維持體能:定期在室內做瑜珈、快走、深蹲。


4.維持人際:主動關心久未見面的親友,也可以定期安排視訊聚會,避免因隔離的孤獨感而飲酒。


5.接納自己:接納疫情期間的壞情緒,不要藉酒澆愁反而愁更愁。


6.建立目標:多出來的時間空檔,很適合為自己訂下一個具體的目標並做出改變。


7.尋求協助:如果自己的情緒、睡眠或飲酒問題無法獨自處理,也可以電話聯繫專業人員尋求建議或主動就醫。


張祜銘表示,酒癮就是一種慢性疾病,容易復發,必須定期回診,接受藥物及心理諮商。疫情期間,如果自覺情緒不穩,失眠、憂鬱、想喝酒,請盡快回診,接受治療。

 

(常春月刊/編輯部整理、文章授權提供/NOW健康
 

延伸閱讀:
·心悸、胸悶、無法呼吸...小心「預期性焦慮」上身! 精神科醫授「3+3」緩解
·微解封外出既期待又害怕? 精神科醫授「5個方法」調適情緒

 

加入常春月刊LINE@好友,即享更多健康資訊!

 

返回列表
活動看板 ACTIVITY

本期雜誌促銷

常春月刊二年24期,優惠價3,600元

我要訂閱

我要訂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