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仲真的是好處多多的藥材,其內含杜仲膠、松脂醇、有機酸、杜仲醇等優質成分,具有很好的降血壓、鎮靜、利尿等功效。
文/蘊晨
古代人對杜仲有這麼一說:「健骨強筋壯腰膝,入肝補腎子母實」,這是個讚美之詞。中醫認為,人體內臟與五行相應,肝屬木,腎屬水,而五行之中的水能生木,所以肝為子,腎為母,補腎則能強健肝臟的功能。
因此,杜仲歷來就被中醫視為補腎、強筋骨的優良藥材,尤主治肝腎不足所引起的腰膝痠痛及肢體痿軟無力等症狀。 杜仲是落葉喬木杜仲的樹皮,其具有良好的滋養、強壯、止痛的療效,而且杜仲也是每個人都知道的良好補藥,尤其在台灣習俗中,是坐月子餐裡必有的常用藥材。
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表示,杜仲一般需要栽培10?20年才能收割樹皮,而且杜仲樹皮容易癒合和再生。所以,收割後的杜仲樹經由2?3年的時間後,樹皮即可再度重新長好,若是想要順利摘採下絲連皮的樹皮,大多使用半環割法。 可入藥膳,治病的良友 杜仲最早見於《神農本草經》中,說明用途為治病,書中描述杜仲補中益氣、強志、堅筋骨,長久服用可以輕身耐老並改善腰痛、膝腿痠痛無力、筋骨痿軟、孕婦腰痛、男子陽痿、遺精、小便過多頻繁、頭痛眼花、耳鳴、胎動不安、習慣性流產、陰部濕癢、小便時陰莖作痛等症狀。
陳潮宗則認為,杜仲味丹微辛、性溫,並具有補肝腎、強筋骨、安胎、顧腰筋骨、降血壓、強健虛弱肝腎等功效,需上述治療者,就可以將杜仲入藥膳。 現代醫學研究則發現,杜仲真的是好處多多的藥材,其內含杜仲膠、松脂醇、有機酸、杜仲醇等優質成分,具有很好的降血壓、鎮靜、利尿等功效。而其中的松脂醇,則是降血壓的主要成分,含有0.4%的鉀也有不錯的利尿作用。
另外,食用杜仲可減少身體吸收膽固醇,對膽固醇增高引起的動脈硬化有治療作用;還有「杜仲水煎劑」對痢疾桿菌、大腸桿菌、綠膿桿菌、肺炎球菌、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,平日服用於養生,則可增強身體的免疫功能。 宋代的《本草圖經》裡也曾有記載,杜仲樹葉和樹皮的藥用價值跟杜仲木非常接近,因此,杜仲是個全身都是寶的植物。平日可飲用杜仲樹葉泡的茶,也可達到降壓、降脂或降糖的養生功效。
可與其他藥膳共同食用 陳潮宗表示,杜仲與其他藥膳一同食用,可達到其他不錯的療效,對於不同的病症,搭配著入藥膳也有強身健魄的功用。 以下就是3類不同中藥搭配後,所產生的療效: ◎治療腎虛腰痛、筋骨無力、陽痿等症狀: 杜仲與熟地、山萸肉、菟絲子、五味子、牛膝、鹿茸、麥門冬同用,對其症狀療效頗佳。 ◎治療肝腎虛損、產期漏血、胎動不安等症狀: 杜仲與續斷、狗脊、益智仁、阿膠、艾葉、菟絲子、補骨脂、黨參、白朮一同食用,則可治療此症狀。 ◎治療肝陽上亢、頭暈目眩等症狀: 杜仲可與桑寄生、生牡蠣,菊花、枸杞子同食。
【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61期】
文章專區 ARTICLE AREA
更多分類 杜仲補腎,還可強筋骨
瀏覽人次:93400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