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春月刊--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--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

晚期肺癌不怕! 標靶藥物接力續命
字體
發佈日期:2019/12/11
瀏覽人次:25800 返回列表

 
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公布的全球肺癌發生率地圖中發現,台灣肺癌發生率高居世界第15名,亞洲第2,僅次於北韓;此外,肺癌死亡率連續15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第一高,儼然成為「新國病」!

 

癌症三冠王 醫療支出最高!死亡率最高!晚期發現比例最高!

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,根據健保署公布最新統計,107年癌症就醫人數逾72萬人,治療癌症的醫療費用首次破千億,其中肺癌年花健保150億元,成為最花錢的癌症。

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一般胸腔科主任陳育民指出,更需注意的是,根據數據顯示,肺癌有年輕化趨勢,男性從72歲下降至68歲,女性則是下降到65歲,對於家庭、社會都是極大的衝擊。

此外,由於肺無痛覺神經,使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,晚期發現比例最高,超過半數確診都已是晚期。據衛福部統計,肺癌第四期為申報人數最多的階段,比率高達五成,錯失及早治療的黃金期,治療上以化學治療及標靶治療優先。

 

透過基因篩檢 儘早揪出突變基因

 

肺癌依病理表現可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,其中非小細胞肺癌佔85%;而非小細胞肺癌中,肺腺癌就佔了六至七成,為肺癌患者的為最大宗。而肺腺癌患者又有近七成有基因突變,遠高於歐美。

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肺腫瘤及內視鏡科主任郭志熙表示,而產生治病基因突變最常見的為EGFR、ALK、ROS1等,其中又以EGFR(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)基因突變佔55%最常見。

而在EGFR無突變的病友中,4.8%有ALK(間變性淋巴瘤激酶)、2.4%為ROS1(跨膜受體蛋白酪氨酸激酶)基因變異,建議肺癌病友在確診後,應同步進行EGFR、ALK、ROS1基因篩檢,縮短檢測流程。

一旦透過檢測知道是哪些基因突變,便可以更精準使用相對應的標靶藥物,延長患者存活期。尤其現在檢驗技術大幅提升,最新基因檢測技術只需少量病理組織即可一次檢驗多基因變異,進一步規劃出對癌友最佳的治療方案。

 

突破治療困境 三代ALK標靶藥物接力續命

 

郭志熙指出,ALK陽性癌友有一線、二線標靶藥物可使用,雖有不錯的治療效果,但臨床觀察,仍有超過一半的病人會在一年內會產生藥物抗藥性,且在EGFR和ALK陽性的肺癌患者中,有六成會出現腦部轉移的問題。

他進一步說明,過去在第二代標靶藥物失效後,僅能替換化療使用。隨著醫學進展,目前,已有第三代ALK標靶藥物能突破抗藥性限制,為ALK陽性肺癌患者提供一線生機。

根據國外研究指出,針對已使用過第二代ALK標靶藥物、或是使用兩種以上ALK標靶藥物出現抗藥性的病患,無論有沒有合併使用化療,第三代ALK標靶藥物的腫瘤反應率都將近40%,腫瘤緩解持續時間延長近6個月。相較於第一代,第三代標靶藥物對腦轉移反應率超過50%,對於至少使用兩種以上ALK標靶藥物的患者,腫瘤緩解持續時間更可長達14.5個月。

 

肺癌治療不放棄 如慢性病般長期抗戰

 

蔡麗娟指出,美國研究發現,肺癌癌友普遍擔心出現抗藥性後,面臨無藥可用的困境,化療的副作用又讓癌友對治療卻步,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,影響後續治療配合度與成效。

而目前,第三代ALK標靶藥物已正式在台灣通過核准,提供使用第二代ALK標靶藥物出現抗藥性的肺癌患者更多治療選項。郭志熙強調,晚期肺癌治療猶如「長期抗戰」,越來越多標靶藥物陸續加入治療行列,就能延長患者存活期。

此外,陳育民表示,針對肺癌三大異常基因EGFR、ALK、ROS1用藥,前面兩者的一線藥物在過去皆已通過健保給付,而ROS1標靶治療也在今年9月正式通過健保給付,預計每年可為病友省下超過180萬元,減輕治療負擔。


延伸閱讀:
腸中風導致腸衰竭 「小腸移植」為續命丹
開啟愛滋感染者的幸福密碼 國際共識:愛滋治療U=U「測不到等於不具感染力」
「青少年型黃斑部病變」擾視力 低視能復健「微視野計」能改善

(圖文授權提供/國家網路醫藥)

返回列表
活動看板 ACTIVITY

本期雜誌促銷

常春月刊二年24期,優惠價3,600元

我要訂閱

我要訂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