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春月刊--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--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

小傷口不治療 演變蜂窩性組織炎
字體
發佈日期:2017/05/09
瀏覽人次:35790 返回列表



小傷口千萬不能掉以輕心,以免加重病情,甚至為了一個小小的傷口引起敗血性休克而喪命,就得不償失了。

 

文/陳詩婷

 

藝人王心凌日前因為口腔黏膜小破洞,本以為是拍戲熬夜因為火氣大造成,於是不予理會,沒想到隔沒幾天愈來愈嚴重,甚至還引發臉部包括上嘴唇、鼻子跟山根的紅腫,就醫治療後才發現,小傷口因延遲治療,口腔細菌的感染已經嚴重到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,住院使用抗生素治療才使病情好轉。

 

言承旭日前也曾因被傳耍大牌、愛遲到,拖累劇組拍戲進度,後來他才出面說明:「是因為牙齦發炎問題引發蜂窩性組織炎,而造成臉部腫脹一段時間,所以才沒辦法工作,雖然一直用藥物控制,但仍然希望可以抽出時間回台灣治療。」國泰醫院感染科主任陳立群表示,因為小傷口不及時處理而引發成蜂窩性組織炎的案例很常見,尤其免疫功能較差的病人,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的可能性會更高。輕者就像藝人王心凌或言承旭使用抗生素治療就好轉;重者,恐怕得像前基隆市長許財利,面臨截肢的命運;更甚者,還可能賠上自己的性命!所以,小傷口的處理,千萬不可輕忽,否則可會釀成大禍!

 

紅、腫、熱、痛、發燒、倦怠

簡單來說,蜂窩性組織炎就是一種皮膚組織的微生物感染,引起的局部發炎反應。之所以稱為蜂窩性組織炎,是因為人體的皮膚組織看起來是一區區鬆散,像蜂窩狀的組織,當這個部位組織發炎腫大,便統稱為「蜂窩性組織炎」,其中,常見引起蜂窩性組織炎的細菌包括鏈球菌、葡萄球菌等病菌。

 

蜂窩性組織炎局部的臨床徵狀包括:「紅」、「腫」、「熱」、「痛」,有些人還會伴隨發燒、倦怠或頭痛的現象,若沒有緊急處理,嚴重時還可能引起壞死性筋膜炎,需要清瘡或切除壞死的組織,或引發敗血性休克,導致死亡。只要受傷的傷口3天內沒有好轉的跡象,同時傷口週圍溫度偏高,就算沒有發燒,也有可能已經罹患蜂窩性組織炎,應該盡早就醫檢查。

 

目前,蜂窩性組織炎治療方式還是以抗生素為主,一般患者治療通常約一星期就可痊癒,但少部分較嚴重的患者,如引起敗血性筋膜炎時,則必須視情況做清創處理,治療時間則會會再拉長;更嚴重時,可能會需要局部組織重建、植皮或截肢。所以,陳立群提醒,小傷口千萬不能掉以輕心,以免加重病情,甚至為了一個小小的傷口引起敗血性休克而喪命,就得不償失了。

 

陳立群說,最近醫院有一案例,病患是年約20歲的小男生,本身有異位性皮膚炎抓破腳,但因為傷口沒做好衛生清潔,不小心感染了A型鏈球菌,發燒一天後引起休克,送醫治療才確定是傷口因感染而引發蜂窩性組織炎。

 

為什麼小小的傷口會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,甚至死亡?陳立群說,只要是傷口,不管大小,一旦沒有做好清潔處理,如果不小心感染到病菌,就可能引起皮膚的紅腫發炎,若沒有及時治療,病菌會隨著淋巴或血液擴散,嚴重甚至會引發敗血性休克導致死亡。所以,千萬不可掉以輕心。

 

哪些人容易發生?

並非所有的傷口都會引發蜂窩性組織炎,不過,免疫力較低的患者罹患蜂窩性組織炎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很多。因為免疫力較差的患者,不容易抵抗外來的病菌,因此一旦有傷口,就較容易引起蜂窩性組織炎。易罹患蜂窩性組織炎的常見危險因子如下:糖尿病患者、香港腳患者、過度肥胖者、肝功能不好而抵抗力較弱的人,或因病需長期服用免疫藥物者,都是罹患蜂窩性組織炎的高危險群。

 

此外,若有開放性傷口,如:外傷、蛀牙、拔牙、香港腳等,若持續出現紅、腫、熱、痛的症狀,就要格外小心,如有異狀一定要就醫。喜歡到海邊游泳的人可要注意了!「海洋弧菌」普遍生長在熱帶及亞熱帶的海洋地區,如果身上有外傷,而本身的抵抗力又弱時,一旦接觸有海洋弧菌的海水,則很容易感染蜂窩性組織炎。

 

可怕的是,只要短短一、兩天,病情往往已經嚴重到壞死性筋膜炎,甚至引發敗血症,許多患者最後都難逃一死。所以,免疫力較低且身上有傷口的民眾,應盡量避免接觸海水或生的海產,以預防海洋弧菌的感染。

 

保持清潔、提升免疫力

不管是大小傷口,都有可能是病菌伺機而入的管道,平時就應隨時保持個人良好習慣;不論多小的傷口,應做好適當的清潔,不要任意搔癢,避免外界細菌的進入引起傷口感染的可能;香港腳患者應趁早治療,杜絕病菌進入人體的機會。

 

此外,應養成正常的生活習慣及作息,避免熬夜、酗酒等降低身體免疫力活動;若本身是慢性患者,更要小心傷口的產生。所以,做好傷口清創清潔、提升自身免疫力,自然就能遠離蜂窩性組織炎。

 

口腔細菌多 有傷口要特別小心

好發的部位在哪呢?由於細菌入侵的管道是皮膚,所以有可能破皮或開放性傷口的皮膚,就有感染的機會,主要好發部位為四肢、臉部及頸部。

 

此外,因為蛀牙引起蜂窩性組織炎的案例也愈來愈多,因為人類口腔的細菌原本就很多,甚至比貓或狗口腔的細菌種類還多,所以,任何引起口腔流血的傷口,都有可能引起蜂窩性組織炎,尤其蛀牙蛀到牙根造成牙髓尖膿包,或拔牙後引起感染的病患,更要特別小心提防。

 

蜂窩性組織炎高危險群

1.免疫功能較差之患者:免疫系統差,抵抗病菌的能力也會下降。

2.慢性肝病或肝硬化:肝臟不好的病患,會引起肝脾功能下降,導致免疫功能的紊亂。

3.服用免疫藥物者:影響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。

4.糖尿病患者:因傷口復原不易,以足部感染的風險最高。

5.香港腳病患:因患者傷口容易細菌感染,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案例。

6.容易引起外傷之人:容易引起外傷的職業應特別小心。

7.過度肥胖者:血液及淋巴循環較差,較易感染。

 

【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57期】

 

返回列表
活動看板 ACTIVITY

本期雜誌促銷

【電子雜誌】一年12期,優惠價1,500元,限時再贈3期~

我要訂閱

我要訂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