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春月刊--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--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

中醫養生
*

天冷進補,補對了不生病

天冷進補,中醫講究因人、因地制宜,留意防寒保暖,可多吃溫熱性食物,進補的中藥材夠用即可,毋須囤積,以免保存不當變質傷身。

瀏覽人次:32395
*

中醫調理 5大婦女病排行榜

不屬於病理性的疾病問題,都適合透過中醫來調理,比如月經不順、白帶多、經前症候群、不孕症、安胎、產後調理、坐月子以及更年期不適等,都屬於中醫調理的範疇。

瀏覽人次:44351
*

體溫上升1℃,抗病能力大躍進

冬天冷颼颼,戶外溫度急遽下降,有虛寒體質的人,體內溫度也跟著降低;適度的提高體溫,才能活絡新陳代謝,讓身體更健康。

瀏覽人次:29830
*

立冬、小雪,該做什麼事?

立冬:秋去冬來,冬季開始以立冬為準,是冬季節氣的始端。
小雪:天氣嚴寒,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,因地寒未甚、雪量不大,稱小雪。

瀏覽人次:36887
*

中午睡一下,也是養生的一種

午時是心經值班,也就是經絡走於心經,氣血流注於心經,這一條經絡就是「手少陰心經」。午時是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時候,更是天地氣機的轉換點,也是人體中氣的轉換點,按照太極陰陽氣化規律,這個時候陽氣最旺。

瀏覽人次:25370
*

扭轉過敏體質,中醫有調理方法

過敏之所以惱人,在於它總是來來去去,讓患者及照護者倍感困擾。對於這類體質性的棘手病症,傳統中醫有許多獨到的調理方法,可以幫助患者扭轉體質,減少過敏疾病對健康與生活造成侵擾。

瀏覽人次:23919
*

養腎食補要注意

中醫認為冬季是匿藏精氣的季節,《黃帝內經》記載:「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」,冬季養生首重養腎,是四季當中加強身體能量積蓄的最佳時節,此時進補吸收率高,更能發揮補身的作用。但進補前有些注意事項要知道:

瀏覽人次:35194
*

中醫推薦防感冒19種食物

俗語說:「春天後母面」,忽冷忽熱的天氣,很容易感冒,若要抵抗外邪侵犯,可以吃提升免疫力的食物來調節身體。以下中醫師推薦19種食物,助你元氣滿滿。

瀏覽人次:31786
*

寒氣逼進,疾病跟著來

體質屬於冷底的人,體溫低、新陳代謝差、血液循環也不好,如果長期持續這樣下去,就可能會招來各種疾病例如三高,嚴重甚至會導致中風,進而影響生活品質。

瀏覽人次:332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