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春月刊--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--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

中醫養生
*

如何正確刮痧 避免皮下出血?

刮痧前,先以濃度75%酒精消毒刮痧部位,刮痧時先「疏穴」再刮,刮到有出痧(刮出小紅點)就好,不要刮到大紅大紫,甚至黑紫的程度,這樣恐會造成皮下出血傷害;刮同部位視力道大小與患者的忍受度,一般約刮5~15下,以刮不超過20下為原則,如有需要,相同部位最好間隔2天再刮第2次(還未褪色也可以刮)。

發佈日期:2019/06/28
瀏覽人次:39777
*

體內除濕 從飲食運動做起

門診中常見到很多病人,老是抱怨頭暈疲倦,可是跑遍各大醫院也做過很多檢查,卻都說沒病,這就是很典型的濕症患者。吳修安提醒,若不對症下藥,濕症是可以拖很久而不太會痊癒的,而且風寒濕邪在體內困久了,可鬱而化熱,進而造成痰瘀,想改善建議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。

發佈日期:2019/06/27
瀏覽人次:29925
*

5穴位緩解關節痛

針灸是世界衛生組織(WHO)認可治療關節痛證據等級最高的中醫治療方法,尤其是針對膝關節炎與退化性關節炎,應可放入標準治療流程當中。下肢的關節痛是造成生活品質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,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孫茂峰指出,中醫除針灸外,也可用手肘對穴位施壓,或是使用傷科手法理療結構問題,治療上相當多元。

發佈日期:2019/06/22
瀏覽人次:33471
*

刮痧有方,暑熱退散

刮痧是時下很夯又有效的中暑療法,陳潮宗提醒,刮痧要有方向性,由中心線向外、由上而下,或以兩肩中間的大椎穴為中心,從兩側往外刮起,刮在身體的陽面(如背部、大腿外側、前額)等部位。但刮痧不適合挑選身體的陰面(如胸腹、大腿內側)等部位,因這些部位的肌肉柔軟,易刮出內出血。

發佈日期:2019/06/21
瀏覽人次:30697
*

不是人人都適合 刮痧 穴位按摩可替代刮痧

不是人人都可以刮痧治療,有些人不適合刮痧,例如太瘦沒肌肉只都骨頭的人、皮膚沒彈性的人、破皮有傷口的人、傳染性皮膚病的人、水腫的人、有出血現象的人、血友病患者、服抗凝血劑者、心臟病人、糖尿病人、孕婦、女性生理期、空腹狀態者等。

發佈日期:2019/06/19
瀏覽人次:42996
*

中醫調理 夏日好養心

夏天,萬物茂盛的季節,也是「夏養心」的好時機。中醫認為,夏季養生之道在養心,心好則血液暢通,神清氣爽。俗話說:「冬病夏治」,中醫有「春養肝、夏養心、秋養肺、冬養腎,四季養脾」的說法,但為什麼夏天要養心?

發佈日期:2019/06/18
瀏覽人次:43697
*

中暑有兩種 陽暑VS陰暑

中暑又分「陽暑」與「陰暑」,炎炎烈日,在戶外奔波、勞動、運動,汗如雨下,耗汗過度造成的不適,就屬「陽暑」;如果在冷氣房內,身體無法適應冷熱溫差變化所產生的不舒服感,則大多屬「陰暑」。

發佈日期:2019/06/17
瀏覽人次:65487
*

止咳4穴位

想要緩解咳嗽,楊賢鴻建議下列4個穴位可交替按摩,3天為一個療程,每天2次,每次大約5分鐘。

發佈日期:2019/06/15
瀏覽人次:62782
*

擺脫咳嗽保健藥膳茶飲

楊賢鴻提供以下3藥膳茶飲,建議適時適量食用即可,必要時一日可食1~2次。

發佈日期:2019/06/11
瀏覽人次:2997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