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專區 ARTICLE AREA
更多分類生活保健
「高蛋白飲3陷阱」恐讓你愈喝愈胖!營養師揭:是潛藏糖炸彈 碳水超過O克注意
高蛋白飲料若添加過多糖分、奶精或香料,恐成為熱量炸彈,反而不利於減脂。選購時應檢視蛋白質比例、碳水含量及成分表,避開精緻碳水與人工添加物。/潮健康
發佈日期:2025/06/17
瀏覽人次:5131
記憶力變差怎麼辦?營養師激推「3種水溶性纖維」護大腦 腸胃也更順了
很多人認為記憶退化是無法避免的自然老化現象,但其實從腸道開始的預防,是目前科學界最積極研究的方向之一。
發佈日期:2025/06/17
瀏覽人次:4820
衛福部公布最新死因統計:多項慢性病死亡下降,肺炎與自殺仍待關注
本次死亡人數減少的主因,主要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(COVID-19)與糖尿病死亡人數的明顯下降。
發佈日期:2025/06/17
瀏覽人次:3884
「飲食6習慣」反而讓身體更輕盈、精神變好,連情緒也穩定! 早餐不用急著吃
現在的研究告訴我們,真正關鍵在於大腦怎麼「感覺」。只要大腦覺得「還有點餓」,身體就會啟動一種自然的抗老機制。
發佈日期:2025/06/17
瀏覽人次:3895
天天舉鐵會變金剛芭比?5個重量訓練真相告訴你!
可以把「重量訓練」理解成「肌肉適能訓練」或是提升肌耐力、肌力和促進肌肉發展的體能訓練。因此,以上各名稱應該可以互相取代,只是廣義和狹義之分而已。
發佈日期:2025/06/17
瀏覽人次:3673
113年十大死因出爐!癌症仍居首位,女性乳癌與口腔癌死亡偏年輕
癌症仍為國人最主要的致死原因。113年因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4,032人,平均每十萬人口有230.8人死於癌症,標準化死亡率為113.3人,持續呈下降趨勢
發佈日期:2025/06/16
瀏覽人次:3922
最新!!113年死亡人數下降2%,COVID-19退居第14大死因
十大死因方面,前三名依舊為惡性腫瘤、心臟疾病與肺炎,三者合計死亡人數佔比達總死亡數的近五成。
發佈日期:2025/06/16
瀏覽人次:3859
一出國就便祕?醫曝「3原因」讓你拉不出來 建議隨身備好4藥品
在旅行時每天至少補充足夠的水分,比方說1500-2000cc左右,並在飲食上盡可能吃到足夠多蔬果,在旅途中也盡可能多步行走動,幫助腸道刺激運動,並給予自己足夠的時間放鬆靜下來,增加便意,都可以幫助您旅行途中,不再大腹便便!
發佈日期:2025/06/16
瀏覽人次:3895
餐前「1小動作」幫助減重、穩定血糖!專家認證 但胃食道逆流、胃潰瘍別亂試
水對人體的影響是動態平衡,不同年齡、體型、氣候、活動量都會影響我們的「理想攝取量」。因此我們更需要建立一種「身體回饋式的喝水習慣」,不只是看時鐘,而是學會感受與觀察尿量、尿色與精神狀態。
發佈日期:2025/06/16
瀏覽人次:53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