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春月刊--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常春月刊--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

談慢性病
*

高血壓都是吃出來的! 5飲食地雷少碰為妙

根據統計,台灣約有430萬名高血壓患者,其中高達160萬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,每天還是把高油、高脂和高鹽的食物吃下肚。因為,除非經常量測血壓,否則高血壓很可能沒有任何症狀,而且即便有自覺症狀,也因症狀不具特異性,因此,很容易被忽略。

發佈日期:2020/04/13
瀏覽人次:62222
*

肺不好染疫風險高! 這4件事你今天做了嗎?

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(COVID-19)感染症狀以呼吸道症狀為主,包括鼻塞、流鼻水、咳嗽、發燒等,有肺部慢性病的患者為感染的高風險族群之一,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,肺阻塞患者在防疫期間須更加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,做好自我健康照護及管理。

發佈日期:2020/04/12
瀏覽人次:29861
*

心臟病、腦中風跟腰粗有關? 超過「這尺寸」要有警覺

健康醫療網/小心腰圍越來越粗!心臟病、腦中風跟著來報到

發佈日期:2020/04/08
瀏覽人次:35963
*

危害不亞於心肌梗塞! 5大徵兆表示周邊血管阻塞了

靜脈週邊血管阻塞,包括常見的血液回流異常、靜脈栓塞等疾病,可能是因為血液遲滯不動、內皮細胞傷害以及血液黏稠度上升等原因所造成。

發佈日期:2020/04/07
瀏覽人次:46777
*

下背痛與脊椎有關! 7種疾病都可能出現腰痠背痛

根據統計,80%的人在一生當中曾經有過下背痛的經驗,其中1/4的人疼痛會持續超過1個月。因為下背痛的比例很高,所以只要稍微留意一下,不難發現身邊經常有人喊:「腰痠背痛」。

發佈日期:2020/04/06
瀏覽人次:53746
*

腦動脈瘤半數搶救前死亡! 揭4個身體不定時炸彈因子

腦動脈瘤是因腦動脈管壁長期受到不平均的血流壓力,導致血管壁形成向外突起的囊泡所導致,常見於前交通動脈和後交通動脈等血管交會處,在台灣盛行率約5%,好發於40至70歲年齡間,女性發生率是男性的1.5倍;先天缺陷、高血壓、動脈硬化、血栓等皆為致病因子。

發佈日期:2020/03/31
瀏覽人次:32446
*

抗癌吃對才有幫助 教你5大原則讓癌細胞止步

癌症治療期間會出現許多症狀,例如:食慾不振、體重下降、體力虛弱、營養不良…等,在面對這些症狀 時,多數患者以為是身體生病或是治療引起的副作用所造成,殊不知這些症狀與發炎有很大的關係。

發佈日期:2020/03/31
瀏覽人次:36605
*

「癌症」最怕這5招! 天天做降低你的罹癌風險

台灣癌症基金會身為國際抗癌聯盟的成員,多年來倡導「全民練5功」癌症預防宣導計畫,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 賴基銘教授也呼籲:癌症是可以預防的,生活習慣的改變包括飲食、運動、肥胖、菸害等皆有密切關聯,確實實踐這5招健康生活型態,可以降低60~70%的罹癌風險,遠離癌症的威脅。

發佈日期:2020/03/27
瀏覽人次:41282
*

心臟不好腎臟會跟著受傷? 研究點出關鍵分析

NOW健康/心臟出問題若坐視不管 接下來引發腎衰竭比例恐倍增

發佈日期:2020/03/26
瀏覽人次:31824